换季时儿童腹泻高发,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3-05-11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家长们经常碰到的孩童健康问题。当前季节变换,天气时冷时暖,腹泻患儿增多,多数家长对于腹泻如何处理和预防有困惑。特别是新手妈妈,生怕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让孩子经历身体不适。为此,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新生儿科四病区整理了一份婴幼儿腹泻科普小贴士,帮助家长们解决燃眉之急。
什么是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重者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也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腹泻原因
01感染性因素:
(1)肠道内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
(2)肠道外感染:发热和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如上感、肺炎、中耳炎等。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02非感染性因素:
(1)喂养不当
(2)过敏性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消化酶或乳糖酶缺乏
(4)气候因素
婴幼儿腹泻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1)轻型:食欲不振,偶有呕吐,便次增多,每天可达4-5次或10次左右,大便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臭味,可有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
(2)重型:常有呕吐,每天大便可达10次以上,量多,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混有黏液,味臭,少数患儿也可能会有少量血便。
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惊厥。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脱水,主要有口渴,眼窝凹陷,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弱,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4.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代谢性酸中毒
(1)轻型仅表现为呼吸稍快。
(2)中、重度酸中毒表现为口唇樱桃红色或发绀、呼吸深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5.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低钾血症
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当血清钾浓度<3.5mmol/L时成为低钾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不振。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1.感染控制
(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每次喂奶前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
(2)严格消毒奶具,奶瓶及奶嘴及时煮沸消毒。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大便情况: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变化,及时留取检验标本。
(2)观察脱水情况:观察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及眼窝有无凹陷,体重及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控制腹泻
遵医嘱服用肠道益生菌类药物,如双歧杆菌等,或腹泻严重时服用蒙脱石散,需要温水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
4.饮食指导
严格按医嘱喂养,选用正确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应选择免乳糖配方奶;严重腹泻,可从稀释奶或水解蛋白奶、氨基酸奶进行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配方奶。
5.皮肤护理
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保持干燥,涂抹护臀油,使用透气性能良好的纸尿裤,以预防臀红及尿布疹的发生。
婴幼儿腹泻的预防
01合理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特别是夏季,避免在夏季断乳。
02添加辅食恰当:患儿腹泻停止后应逐渐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注: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
03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清洁,食具和玩具做到定期消毒。
04注意气候变化:腹部要注意保暖,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故在托儿机构及医院须做好消毒隔离。
05避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正常菌群大量繁殖而引起肠炎。
来源 | 第七医学中心
撰文 | 李 影 何 柳 姬彩红